正风反腐在身边丨黔西南:强化源头治理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视力保护色: |
编者按: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恶痛绝,感受尤为深切。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部署要求,2024年4月起,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各级各部门以超常规举措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挖严查“蝇贪蚁腐”,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清廉贵州”客户端同步推出“正风反腐在身边”栏目,通过多种形式展现集中整治的生动实践和举措成效,敬请关注。
“从收受香烟时的忐忑不安,到收受大额现金的心安理得,我明知这些商人老板图的是我手中的权力,却仍然沉迷其中……”前不久,黔西南州晴隆县沙子镇原党委书记柏某对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后悔不已。
此前,晴隆县纪委监委在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柏某政商关系亲清不分,在担任晴隆县鸡场镇人民政府镇长、沙子镇党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承接工程项目、拨付款项等方面提供帮助,多次收受他人巨额财物。同时,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最终,柏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黔西南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紧盯影响企业发展的政策难点、监管盲点、服务痛点,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扎实开展影响营商环境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推动有关职能部门破难题、优服务、促改革,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实践中,黔西南州纪委监委将整治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纳入专项监督重要内容,通过“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深化落实访企业解难题、访项目破堵点、访窗口优服务、访案件护权益的“四访”常态化监督机制,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聚焦突出问题开展排查整治。同时,把办案作为最有力的监督,对损害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优先查办,深挖背后以权谋私、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今年以来,截至4月底,全州共发现影响营商问题线索51件,立案24人,党纪政务处分10人。
发现问题是基础,以问题推动查补漏洞、以案件促进整改整治才是关键。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个性问题闭环改、共性问题集中改、重点问题提级改,强化集体分析研判、分类推进整改。比如,针对排查发现的办理户外广告审批乱收费问题,州纪委监委在立案查处相关人员的同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对有关县(市)城市管理领域审批服务突出问题开展全面排查整治,督促严格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切实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用好案件查办成果,督促全州投资促进、政务服务、工商联等部门强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建立黔西南州“企业之家”需求接、转、督、评研判联动机制,依托“企业之家”平台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和困难诉求。今年以来,截至4月上旬,推动梳理涉企事项159个,开展涉企活动104次,办理企业需求308件。
(黔西南州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